Go...
Go...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一个诡异的"魔咒"在球迷圈不胫而走——但凡vivo广告中出现特写的球星,其所在球队必遭淘汰。从梅西到内马尔,这些顶级球星在vivo广告中的亮相,竟成了他们世界杯征程的"死亡flag"。
"看到vivo广告里出现我家球星,心就凉了半截。"——某阿根廷球迷的绝望留言
体育营销专家张教授分析:"这其实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人们只记住了应验的案例,却忽略了更多出现在广告中但顺利晋级的球员。"
不过有趣的是,vivo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调整了营销策略,改为重点宣传球迷互动而非球星个人,这种"毒奶"现象就再未出现。
vivo并非首个遭遇"赞助魔咒"的品牌。回顾历史:
年份 | 赞助商 | 魔咒内容 |
---|---|---|
2014 | 索尼 | 赞助球队全部止步八强 |
2010 | 阿迪达斯 | 决赛变成耐克内战 |
如今随着vivo退出世界杯赞助行列,这个引发无数话题的"毒奶"传说或许将永远成为球迷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不可否认,这种意外的"营销事故"反而让vivo获得了远超预期的品牌曝光——虽然方式有些黑色幽默。
(本文纯属娱乐,所有分析均为戏说。体育竞技的胜负终究取决于实力,与赞助商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