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足球人的别样人生
在洛阳老城区的一家青少年足球俱乐部里,总能看到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带着孩子们训练。他是王强,曾经效力于河南建业队的后卫,如今是这家俱乐部的总教练。
"退役后的第一年最难熬。"王强点燃一支烟,望着训练场上奔跑的孩子们说,"突然从每天规律训练变成无所事事,那种落差感让人窒息。"
像王强这样的退役球员,在洛阳还有二十多位。他们中有的开了烧烤店,有的当起驾校教练,还有的转型成为体育老师。这座十三朝古都的足球故事,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转型路上的酸甜苦辣
- 李伟:前洛阳队门将,现在经营着一家足球主题餐厅,墙上挂满当年比赛照片
- 张明:退役后考取教练证,带领洛阳五中校队连续三年获得省青少年联赛冠军
- 陈刚:转型最成功的案例,创办体育用品公司,年营业额突破千万
"足球教会我们永不言弃,这份精神在任何行业都受用。"——陈刚在洛阳企业家论坛上的发言
传承中的足球火种
每周六下午,王强都会组织退役球员友谊赛。这些三十多岁的"老男孩"们在场上奔跑的身影,总能吸引不少市民围观。渐渐地,这项活动发展成了洛阳民间足球联赛,参赛队伍已达12支。
在洛阳实验小学的足球课上,总能看到退役球员们义务教学的身影。"看着孩子们眼里的光,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王强说这话时,正在帮一个小球员系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