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当前位置: 首页>>优惠活动

【涨姿势】运动员改名能改出“好成绩”?

10月11日,19岁的中国体操一姐姚金男在南宁体操世锦赛女子高低杠中夺冠,出道3年来拿下首个世界冠军。

早在今年年初,由于名字与“要金难”谐音,姚金男申请改名为姚梓钇。在随后的亚运会上,姚金男荣获四金。事实上,体坛改名的运动员不在少数,有改名后依旧无缘金牌的,也有改名后成绩上升的,改名与“好成绩”是否有关?心理学对此会做何解答?

姚金男

改名后获得金牌

● 姚金男 → 姚梓钇

改名原因:体操运动员姚金男,由于名字与“要金难”谐音,申请改名为姚梓钇。

改名之后:在南宁体操世锦赛的女子高低杠中夺冠。亚运会荣获四金。

● 王若雪 → 王鑫

改名原因:跳水名将王鑫原名王若雪,因“若”与“弱”同音,改为三个金字的鑫,寄托着多得金牌的希望。

改名之后:拿下了北京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金牌。

● 陈鹏飞 → 陈金

改名原因:国羽女单组主教练陈金的本名是陈鹏飞,10岁时,拜金超为师,并认金超为干爹,后改名“陈金”。

改名之后:进入国家队后多次夺得大赛金牌。

王楠

改名后成绩提升

● 王囡 → 王楠

改名原因:乒乓球女王王楠,据说原名叫王囡,有实力却发挥不出来,有人说实力被囡字的大口框给框住了,后改名王楠。

改名之后:获得世界冠军24个,包括2000年悉尼奥运会单打冠军,双打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单打亚军,团体冠军。

● 曹呈 → 曹又尹

改名原因:女子职业棋手,1987年出生,16岁时就拿下全国个人赛亚军。因觉得“呈”有“送”之意不利于赢棋,于是改名“又尹”,取意拿了第一又拿第一。

改名之后:2011“卓尚服饰杯”全国女子个人赛冠军。

● 龚睿娜 → 龚睿那

改名原因:羽毛球国际级运动健将,曾觉得名字中的“娜”不够霸气,再加上球风一开始偏软,索性改为“那”。

改名之后:获得2001年第12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

曹添堡

改名未带来好运

● 唐永淑 → 唐鹤恬

改名原因:由于“永淑”与“永输”谐音,前中国羽毛球队员唐永淑改为唐鹤恬。

改名之后:唐鹤恬依旧未能拿下世界冠军,单项成绩徘徊在世界大赛的第2名与第3名。

● 曹明 →曹添堡

改名原因:中国足球运动员,其父亲朋友认为,叫“添堡”能带来进球运气。

改名之后:改名前是国奥队队员,改名后,同期队友好几个入选国家队,他却再也无缘国字号。

● 董方卓 → 董芳卓

改名原因:足球运动员董方卓,转会曼联后,郁郁不得志。后在“方”字上加一个草字头,改名为董芳卓,寓意在有草的球场上方能一展宏图。

改名之后:未能在曼联队中踢出一片天,后提前被曼联解约。

林丹

不改名也能拿奖

● 林丹—“零蛋”

姓名谐音:林丹谐音“零蛋”,若林丹也改名,还会出现“超级丹”称号吗?

赛场成绩:羽毛球运动历史上第一位集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亚运会冠军、亚锦赛冠军、全英赛冠军以及多座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冠军于一身的全满贯球员。

● 吴胜—“无胜”

姓名谐音:吴胜谐音“无胜”,意味着“没有胜利”?

赛场成绩:2010年吴胜成为浙江女排主帅。吴胜带领浙江女排在2012-2013赛季全国女排联赛获得季军。

心理学解答:改名是自我勉励 取胜关键还是实力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刘长辉在接受《华商晨报》采访中表示:改名是一种良性的自我暗示和自我勉励,这或许是运动员改名后拿到更好成绩的促进因素。但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度,也不能过分依赖这些因素,在体育领域,毕竟实力才是取胜的关键。

1、改名现象普遍:“改名字的情况现在太普遍了,因为我们特殊的文化背景,导致一些人会为了改变自己的运气而改名字。据了解,很多运动员在没出名之前就已经改好了名字,他们认为日后若自己有了名气,新名字既可以让外界叫得更顺口,也可以叫出来很响亮。”

2、改名形成心理暗示:“改名是给自己的一个美好暗示。而有些东西一旦被定为胜利的标志,那么就会被运动员的情感强化成一种心理上的暗示,这种暗示又驱使他们更加努力去训练,来守护这个暗示。”

3、心理暗示推动精神高度亢奋:“运动员在大赛上如果拥有这种自我暗示,那么精神上会处于高度亢奋状态,这也使得他们体内的内啡肽物质分泌旺盛。这种物质分泌越多,运动员的亢奋状态保持时间就越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好状态。所以,运动员改名其实是有一定积极因素的,或许是他们拿到更好成绩的促进因素。”

4、不能过于依赖改名带来的良性因素:“这是一种良性精神寄托,不仅仅是对于运动员,普通人也会有这样的情况,这是良性的自我暗示和自我勉励。但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度,也不能过分依赖这些因素,在体育领域,毕竟实力才是取胜的关键。”

新京报新媒体见习编辑 左燕燕 综合公开报道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