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Go...
2011年8月28日的大邱体育场,闷热的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当男子100米半决赛第三组的选手站上起跑线时,全场4万观众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这是博尔特与加特林在禁赛风波后的首次正面交锋。
"起跑反应0.155秒!加特林在前30米领先半个身位!"现场解说员的声音突然拔高。
但转折出现在60米处,那个熟悉的"闪电"标志性动作出现了——博尔特突然挺直腰板,步幅瞬间扩大。通过高速摄影机可以看到,他的钉鞋在蓝色跑道上擦出细碎的火星,最终以9秒76的惊人成绩率先撞线。
赛后混合采访区,还喘着粗气的博尔特对着镜头眨了眨眼:"起跑器有点滑,不过没关系,我知道怎么在最后40米找回节奏"。而加特林则盯着大屏幕的回放画面,反复观看着自己后程被反超的瞬间。
分段计时显示:博尔特后40米仅用3.19秒,最高时速达到44.72km/h。这个数据直到2019年多哈世锦赛才被他自己打破。
这场半决赛的硝烟尚未散尽,体育场大屏幕已开始播放明天决赛的预热视频。看台上,有韩国观众举着"Bolt ≈ Light"的荧光牌,在渐暗的天色中格外醒目。谁也没想到,这场半决赛的激烈程度,竟成为后来决赛爆冷输给布雷克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