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当前位置: 首页>>限量周边

德胜说球:球场上的“京骂”真的是骂吗?

爱上足球,改变人生。

您好!这里是《德胜说球》,我是张德胜。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我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接受足球洗礼的故事。

1992年到1995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我赶上了一个非常幸运的时代,那就是1994年中国实行足球职业联赛,北京国安队把主场设置在先农坛体育场。先农坛体育场在北京西城区,离天安门只有3公里。这个体育场具有神性和魔性。

所谓神性是什么呢?它是明清两代皇家为了祭奠农神而设坛的地方。我们知道,北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这里就是先农坛。在这个地方,1936年民国政府建立了足球场,它也可以说是北京现代体育的发源地。

这个先农坛体育场,我们刚刚说它还有魔性,它魔在什么地方呢?球场不大,在我看来能坐3万人,后来我查了一下,只有两万三千人。当年,我骑自行车从北京师范大学穿过大街小巷,来到先农坛体育场,特别奇特的是那时候的球场不到比赛快开始前不开门,球场在院子里边,所有的人都围在院外的铁门,铁门打开以后,(观众)像潮水一样挤进看台,所以那些看台,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它代表权利,代表地位,代表空间,那都可以写成一篇文章的。我这里说的不是看台,我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北京人的加油方式。

我一说北京的加油方式,大家都会说,那谁都知道啊,“京骂”呀,电视里都听过呀!但是如果你在现场,你作为北京国安的球迷和你作为一个异地球迷听北京人加油,那是完全不同的。我这一辈子,首先北京国安的球迷,然后广州恒大的球迷,现在是武汉三镇的球迷,所以在不同的空间,你选择不同的球队,这是天经地义的。

话说作为北京国安的球迷,我也参与到这个北京国安球迷的加油(阵容)中,那是极其简单畅快,也很粗暴。当本方向对方半场进攻的时候,只要压过了半场,全场两三万人用统一整齐的声音就两个字反复地说:“牛逼!牛逼!牛逼!”当对方进攻到本方半场,进攻到本方禁区的时候,全场几万人压低嗓音:“shabi!shabi!shabi!”这种声音,电视(转播)实在是都没有办法盖过,那怎么办呢?所以就引起了媒体长期而持续的大讨论。

“京骂”是什么?“京骂”是不是骂?因此,北京本土的文化学者的看法是,京骂只是一种表音文字。北京本土的文化学者说,这个“牛逼”和“shabi”,它没有骂人的意思,也不指向什么,它就是一种表达语音的一种方式。但是,外地的球迷不认可,所以,争吵得不可开交。

那么这里,我想跟大家用美学理论来分析一下,(你)很快就能够释怀,能够释然。什么理论呢?前苏联一位美学家叫巴赫金,写过一本美学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在这个诗学问题里面,他谈到一种狂欢理论。实际上,足球就是一种典型的狂欢生活。因为我们平常的生活是很枯燥的,工作使人奴役,游戏使人自由,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游戏呢?足球就是成年人的游戏。那么,到这种游戏境地里面,所有人不分观众和表演者,都只有一个身份,我们都是演员,我们都参与表达,我们不是看客。所以,人们的身份改变后,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统统随之改变。

狂欢,不是乱来,狂欢是有逻辑的。狂欢的逻辑有四种:

第一种逻辑:亲昵。这个亲昵就是人跟人之间只有一种身份,亲如兄弟。你想一想,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刚开始那几年,我记得在武汉(进城)很早就有收费站。我在咸宁工作时,为了看武汉红桃k的比赛,坐大巴敲锣打鼓经过所有的收费站,收费站都是放行的,不收费,所有的人都希望红桃K能赢。有一个我亲自听到的故事,当时的湖北师范学院的校长,校长姓冯,冯校长,因为是一个超级足球爱好者,也是一个语言学者,他就讲了他的故事。他说,“我看球的时候,也很疯狂的”,疯狂到什么程度呢?他跟湖北师范学院,今天叫湖北师范大学,跟那些球迷到汉口新华路体育场看球。校长和普通的老师都是打着赤膊为武汉队加油,那么这就是典型的亲昵。

第二种逻辑:插科打诨。那么插科打诨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人们之间的关系都变得很平等,所有搞笑的东西就出现了。刚才我们说到2010年南非世界杯,除了呜呜祖拉以外,还出现了一个比西班牙夺冠更令世人难以忘怀的场面,巴拉圭的教母,实际上是个超级模特,她的名字叫里克尔梅,她在看台上做了一件事情,穿三点式,然后把手机插在自己的上衣里面。这就是我们讲的插科打诨。

第三种逻辑:俯就。俯就是大人物向小人物靠近。好比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94年美国世界杯,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发表讲话的时候,它是没有主席台的。这一幕在1998年法国世界杯也是一样的,1998年法国世界杯,当时《足球》报的老总严俊军写过一篇文章,叫《总统座位无茶几》,就是说,总统跟普通老百姓是平等的,没有主席台,只有看台。因为,体育最代表公正性、公共性、平等性,所以当时美国没有为世界杯专门设立主席台,只是在两片看台中间的过道上面立了一个台子放麦克风。克林顿讲完话以后,一转身,迎面站着一个赤膊大汉,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它涉及到总统的安全。但在球场上面,大家第一是平等的;第二,总统跟球迷身份是一致的。那么,谁把自己的身份降低了呢?总统。

第四种逻辑:粗鄙。这个粗鄙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骂人、骂人的话,在狂欢的时候它能用得上。我们狂欢最早的源头是古希腊的酒神节祭祀,酒神节祭祀(期间),在街上,人们狂喝海吃,放浪形骸。所以,在这个场面里,你想到的粗鄙是狂欢节必有的节目。在我们的足球看台上,在先农坛,北京球迷加油的方式——“牛逼”和“shabi”,看起来像骂人,其实它们不是,只是听起来不太舒服,实际上它就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表达。

说了半天,我想总结三点。

第一,看球就是一种游戏。人生需要一种适度的疯狂,适度地放松。

第二,京骂就是一个富有北京特色的加油助威方式,不宜过多地进行语义学的解读。

第三,“文明观赛事,理智对输赢”,永远都值得提倡。

亲爱的球迷朋友,不知道您喜欢哪一种加油方式,咱们大家讨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