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Go...
北京国安的大巴车被法院拖走了!这可不是什么段子,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工体门口的魔幻现实。中赫集团欠下山东信托三四十亿的巨债,把国安俱乐部的股权当抵押品,结果连球队的大巴都成了法院执行的"战利品"。球迷们看着印有"北京国安"四个大字的大巴被拖车拉走,那场面简直比输球还让人心塞。
要说这事儿有多离谱?就好比你跟朋友借钱,把自家电视抵押了,结果债主直接上门把你儿子的书包给没收了。国安俱乐部现在就是这么个尴尬处境——堂堂中超老牌豪门,能拿来抵债的资产居然只剩下一辆大巴车。工体是租北京市总工会的,训练基地是临时借用的,整个俱乐部就像个空壳公司,全靠那身绿色球衣撑门面。有球迷苦中作乐:"这下球员们可以体验地铁通勤了,早高峰挤十号线说不定比坐大巴还快。"
中赫集团这波操作把足球圈那层遮羞布彻底扯了下来。当年他们接手国安时何等风光,现在却让球队成了债务担保的牺牲品。就像老北京涮羊肉的铜锅,表面锃光瓦亮,掀开盖子才发现里头汤都快烧干了。最绝的是俱乐部公关的回应:"不影响球队正常运营。"这话听着耳熟,跟开发商烂尾楼公告里"不影响业主居住"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要搁在山东泰山队身上,球迷早把俱乐部围得水泄不通了,可国安球迷愣是憋着没炸锅,这份淡定也是没谁了。
金融圈的朋友给算了笔账,中赫质押的俱乐部股权现在就是个烫手山芋。按照中超俱乐部现在的行情,就算把整个国安打包卖了也填不上那个债务窟窿。这就好比拿着张永定门的旧粮票去全聚德吃烤鸭,掌柜的能给你好脸色?更扎心的是,法院执行清单上除了大巴车,连个像样的固定资产都列不出来。训练用的足球算资产吗?球员更衣室的衣柜能拍卖吗?这些黑色幽默般的细节,活脱脱就是中国职业足球的现状写真。
山东球迷的调侃最诛心:"这点钱搁我们泰山队,球员们凑个份子就解决了。"话里话外透着股凡尔赛,可仔细想想还真没法反驳。鲁能集团给泰山队建的训练基地堪比五星级酒店,后备梯队都有专属场地。反观国安,就像个北漂的打工仔,租着房子还随时可能被房东清退。两家俱乐部的对比,简直就像王府井百货和拼多多九块九包邮的差距。
展开全文
这事儿最让人唏嘘的是,中赫当初接手时信誓旦旦要打造"百年俱乐部",现在倒好,差点整成"百日俱乐部"。他们玩的那套资本游戏,说穿了就是拿足球当融资工具。就像胡同口炸油条的老王,本来只想安生做生意,结果被忽悠着搞什么连锁加盟,最后连炸锅都被债主抬走了。国安这辆被拖走的大巴,某种意义上成了中国足球金元时代的墓志铭。
资深球迷都记得,二十年前甲A时代虽然穷,可俱乐部好歹是实打实的。现在倒好,球队成了房企的附属品,老板们把俱乐部股权当扑克牌似的来回抵押。今天姓张明天姓李,球员们踢着踢着发现更衣室铭牌都换了好几茬。有位跟队记者说得精辟:"现在的俱乐部就像共享单车,谁都能骑,但谁都不爱惜。"
工体北门卖围巾的大爷看得最透:"甭管大巴在不在,国安这仨字跑不了。"这话糙理不糙,道出了足球俱乐部最本质的价值——球迷文化才是根。可问题在于,当资本把俱乐部掏得只剩个空壳,就像豆汁儿没了焦圈,卤煮少了火烧,味道终究是不对劲。现在就看中赫这出戏怎么收场,是学贾跃亭下周回国,还是学王健林断臂求生。
金融专家指出,这种股权质押引发的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就像多米诺骨牌推倒了第一块,后面跟着倒的可能是青训体系、球员合同、甚至联赛资格。有位投行经理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用结婚证去抵押贷款,离了婚证就作废了。"现在中超好几家俱乐部都面临类似困局,国安的遭遇不过是最先炸响的那颗雷。
有意思的是,国安球迷的反应出奇冷静。要换成其他球队,早把俱乐部官网冲垮了。可国安球迷就像见惯了风浪的老北京,该助威助威,该骂街骂街,唯独对资本那些烂事懒得较真。这种"你玩你的资本游戏,我捧我的足球信仰"的态度,倒显出几分混不吝的胡同气质。就像他们常挂嘴边的那句话:"爱谁谁,国安永远争第一。"
这场闹剧最讽刺的莫过于,被拖走的大巴车可能比俱乐部本身更值钱。现在的中超俱乐部就像被抽干水的游泳池,表面还留着蔚蓝的瓷砖,实际早就不能游泳了。中赫这出戏给所有足球投资人提了个醒:拿俱乐部当融资工具,迟早要遭反噬。就像炒股票加杠杆,行情好时你是股神,崩盘时连裤衩都得赔进去。
工体附近餐馆的老板说了句大实话:"甭管大巴停哪,球迷该吃爆肚还吃爆肚。"这话道出了中国足球最魔幻的现实——资本来了又走,球迷永远都在。只是不知道当球员们真的挤地铁去比赛时,会不会怀念那辆被拖走的大巴。就像老北京渐渐消失的胡同,有些东西没了才觉得珍贵,虽然它可能只是辆普通的金龙客车。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