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当前位置: 首页>>正品专区

从山地赛事到体旅融合标杆:“潇湘100”湖南崀山越野赛八年蜕变

奥运冠军领跑,千将崀山竞速。4月19日,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奇峰竞秀,热血燃情。2025“潇湘100”第八届湖南崀山越野赛鸣枪开赛,来自国内外的千余名选手共同开启了一场穿行于丹霞奇境的极限挑战,赤壁翠谷间跃动的身影与险峻地貌交相辉映,绘就一幅“人在画中跑”的壮美图景。

八载砥砺,赤壁丹霞见证奔跑的力量;八届深耕,脐橙之乡解码振兴的基因。从一场山地赛事的破土萌芽,到文旅融合标杆的蔚然成林,“潇湘100”湖南崀山越野赛以八年的探索,在丹霞奇峰间刻下了一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跃迁轨迹。八届赛事累计吸引2万余名专业选手参赛,沉淀的百万条UGC内容在社交媒体上掀起“崀山热”——“崀山”一词在海外社交平台的搜索量激增15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直接催化文旅产业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服务经济的质变。

作为湖南省15个文旅融合化主导型县之一,新宁县积极响应全省县域经济分类考核战略,立足资源禀赋,聚焦文化旅游、特色农业、智能电器等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3×2”现代化产业体系,以“赛事”为支点,让世界自然遗产的险峻地貌化作体育竞技的天然舞台,更以文旅融合的创新范式,激活了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文化共生的新质动能。当越野的足迹与丹霞的纹路交织,当赛道的呐喊与山野的回响共振,新宁崀山正以一场跨越山海的蜕变,向世界递交中国县域经济破局的生动答卷。

赛道基因:自然奇观与竞技挑战的对话

崀山,这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地球瑰宝”,以赤壁丹崖、峰林峡谷的壮美地貌,为越野赛提供了天然的竞技场。2017年首届赛事以13公里组别试探性叩响山门时,赛道设计师的笔锋正悄然改写县域命运——辣椒峰的险峻与夫夷江的蜿蜒,曾是阻隔新宁发展的天堑,却被转化为赛道上的惊叹号。参赛者在八角寨的“99级天梯”挥汗时,山脚的瑶族古寨正升起炊烟,奔跑者踏过的不仅是丹霞,更是新宁产业转型的盲区。

赛事首年即创下奇迹:参赛选手的涌入,让县城酒店入住率飙升,瑶乡腊肉、崀山脐橙通过选手行囊走向全国。至2019年第三届赛事,赛道已迭代为环线设计,串联起6个村,村民通过售卖工艺品户均增收超1000元。2020年,赛道设计迎来质变,补给站一次性塑料瓶绝迹,取而代之的是可降解竹筒容器;完赛奖品“脐橙盲盒”产自碳足迹认证果园。文旅融合的时空魔法正在显效——参赛包中精心配置的崀山云雾茶、瑶寨腊肉豆干,构建起“舌尖上的赛道”消费场景;而有效期延至年末的双人景区门票,则巧妙打破体育旅游的瞬时性桎梏。2023年ITRA(国际越野跑协会)认证的落地,让崀山跻身全球越野跑者必刷清单。英国选手托马斯在辣椒峰绝壁拍摄的vlog点击量破千万,间接带动2024年入境游客增长23%。

“潇湘100”湖南崀山越野赛八年间七次路线迭代,而今赛事赛道设计深度融入世界地质奇观,它既是体能的试炼场、竞技场,更是一条地质科普的“活态长廊”:55公里精英组累计爬升2400米,穿越天一巷的“一线天”,攀越辣椒峰的垂直岩壁,绕行骆驼峰的嶙峋山脊,最终在八角寨的云海中冲刺。时隔六年,今年再度参赛的波兰选手马丁·科瓦尔斯基赛后感言:“峭壁赛道如缎带凌空,奔跑时既需专注脚下碎石,又忍不住为云海奇峰驻足!”

这种“地质对话”的背后,是新宁县对自然资源的科学转化。丹霞地貌的险峻被转化为赛事的核心吸引力,而赛道沿途的扶夷江、紫霞峒等景点则成为选手和游客的“沉浸式观景台”。赛事组委会通过GPS定位和无人机监控,既保障了安全,又让奔跑者得以在极限挑战中感受地质演变的亿年史诗。更值得称道的是生态保护措施:赛道设置200个分类垃圾桶,赛后2小时完成垃圾清理,生态修复投入占比总预算15%。正如赛事总监姜帅所言:“我们不做自然的主宰者,而是做地质故事的讲述者。”

参与基因:全民共建与社区赋能的共振

“潇湘100”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打破了传统赛事“精英化”的桎梏,构建了“全民越野”的参与生态。2025年第八届赛事中,1203名选手来自21个省份及四国,既有ITRA表现分超800的精英选手,也有9岁少年与父亲同跑的亲子组合。赛事设置55KM精英组、30KM大众组、13KM体验组三级赛道,形成“竞技—体验—亲子”多维参与的格局。情侣组报名规则(需1男1女同时出发、同时完赛)更以趣味性吸引25对跑者参与,成为赛事亮点,也成为“浪漫崀山”的生动注脚。但更深层的变革在于人与土地的共融——

“越野经济圈”的辐射效应远超预期——赛事衍生出丹霞摄影、星空研学等14种新业态,而个体命运的转折更拼凑出乡村全面振兴的全景图:八届全勤跑者何盛春已从珠海电子厂职员蜕变为职业教练,他身后站着当年为他加油的瑶寨少年张远航——如今已成为体院户外运动专业新生;赛道CP点(检查站)的岩鹰拳展演者,正是五年前还在深圳打工的传承人刘志强……赛事累计培育民宿管家、非遗讲解员等“体育新移民”超2000人,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这些跑者像山风,吹活了我们这些老树。”68岁的民宿主李桂芳指着满墙的选手合影感慨。

赛事志愿者的构成更显深意:500名志愿者中,43%为本地村民。金石镇连村村村民自发组成啦啦队,用崀山野茶和脐橙糕为选手加油;补给站的蕨根粉、崀山野茶均来自当地农户,完赛礼包中的千余斤脐橙产自赛道周边村落,实现“体育助农”双赢。深圳跑者陈薇在社交媒体写道:“医疗点专业、补给暖心,跑得安心又尽兴!”这场奔跑,早已从“外来者的狂欢”升华为全民共享的发展红利。

文化基因:非遗活化与精神图腾的共生

当越野跑从单纯的体育竞技升华为文化符号,崀山便完成了从“地理地标”“非遗活化”到“精神图腾”的共生与创新突围。

八年前,丹霞崀山尚是“藏在深闺”的璞玉,岩鹰拳、崀山峒歌等非遗仅存于乡土角落。首届赛事以“体育+非遗活化”破局——将岩鹰拳、崀山峒歌等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搬上开幕式舞台;邀请瑶族绣娘进驻赛道,将挑花技艺融入参赛服设计;甚至发动村民用竹编傩面装点补给站,让文化遗产成为赛事的流动风景。

“潇湘100”湖南崀山越野赛的八年进阶之路,更彰显新宁人的文化匠心。赛事奖牌历经三版迭代,最终融合丹霞轮廓、脐橙浮雕及瑶族银饰纹样,成为选手争相收藏的“文化信物”;补给站的“脐橙能量站”从鲜果切片升级为冷链锁鲜果粒能量胶,将地标特产转化为竞技燃料;赛道终点的非遗展示区,选手可亲身体验竹制乐器演奏,赛道沿线的“乡村市集”引入直播带货,带动脐橙、腊肉、猪血丸子等销售率提升20%;而《爱在崀山》文旅大戏和篝火晚会,让文化体验从观看向参与延伸。贵州选手王治虎赛后感慨:“这里不仅是赛道,更是心灵的栖息地。”

更深层的文化觉醒在制度层面生长:决策者们立志不仅要让文化“活”在赛道上,更要让它“火”出大山。为此,赛事创造的“体旅融合评估体系”,将非遗活化度、村民参与率纳入KPI考核。瑶族拦门酒成为特殊补给,楚勇文化遗址上的计时毯让历史触手可及——静态遗产化作可体验的“文化代码”。这种“体育搭台、文化唱戏”的模式,让游客从“看风景”转向“品文化”,推动崀山从“观光型景区”向“体验型目的地”转型。

经济基因:赛事引擎与产业集群的聚变

一条山径赛道的能量,在崀山被演绎出千变万化的商业图景,衍生出何家湾丛林穿越等新业态,打造崀山研学基地、牧鸯酒坊、舜帝茶庄森林康养中心等湖南文旅消费“新生代·新场景”。“舜皇里文化旅游产业园”案例入选国家级文旅融合典型实践案例,夫夷江畔旅游度假区入选省级旅游度假区,新宁也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创新进位县。

2025年第八届赛事期间,当1200多名选手涌入新宁,与此同时,崀山景区也迎来了大型香港旅游团,246名香港游客齐聚崀山,如同投石入湖,激荡起层层经济涟漪——县城酒店灯火彻夜不眠,民宿主人在挂满腊肉的屋檐下数着房券;血浆鸭的浓香从农家灶台飘向选手餐桌,脐橙的清甜在完赛礼包中酝酿出50亿元产值的传奇。数据揭示深层变革:38%的往届选手化身崀山“回头客”,其消费半径从核心景区延伸至瑶寨篝火晚会、夷江夜游等业态,使“三日赛事”裂变为“四季旅游”的流量引擎。奔跑者的行囊,装走了丹霞地貌的明信片,留下了真金白银的消费链,更点燃了“体育+”产业的燎原之火。

八年变迁,参赛者从数百人扩容至数千人,赛事IP价值提升逾20倍。数据显示,赛事带动新宁文旅收入从2021年开始,年均增长率达28%,2025年已跃升至6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该县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82.13万,同比增加45.54%;国内游客总消费20.08亿元,同比增加29.88%。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产业链延伸:赛事定制版脐橙礼盒通过选手传播至21个省份及境外,带动农产品溢价20%;而补链思维更体现在全域联动,新宁县以赛事为纽带,打通“脐橙种植—深加工—文旅消费”全链条,游客可以在赛道沿线的“乡村市集”体验采摘、定制、加工一条龙服务,山之良科技有限公司依托HPP冷压杀菌技术,将崀山脐橙转化为鲜榨橙汁,年处理脐橙10万吨,产值突破5.1亿元,填补了省内脐橙精深加工的空白。本土企业更借势将赛道基因融入制造业——耀承鞋业代工的潮鞋年订单超600万双,实现“赛道需求—本地生产—全国销售”闭环;韵舞电器生产的智能音响远销60余国,产业链从“田间”延伸至“云端”。

八年跃升,赛事从区域性山地赛事跃升成为文旅融合标杆。 “赛事不是终点,而是产业链创新的起点。”新宁县文旅广体局负责人罗成旺表示,未来,崀山越野赛将深化“以赛促旅”模式,联动湘商产业园的科技实业优势,让“脐橙能量胶”与“智能音响”并驾齐驱,让“丹霞文创”与“潮玩制造”交相辉映,在文体旅融合的赛道上,跑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打造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

八年蜕变,崀山越野赛的赛道早已超越地理的边界,成为一条串联自然、经济与人文的黄金纽带。从丹霞地貌的天然竞技场,到文旅融合的产业生态圈;从村民热茶的暖心助威,到非遗文化的创新表达;从赛事营收的单一维度,到产业集群的立体迸发——这场奔跑不仅让世界看见崀山的赤壁云海,更让世界听见中国县域经济破局的铿锵足音。正如奥运冠军王明娟所言:“越野与举重,皆是超越自我的修行!”在文体旅融合的赛道上,新宁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智慧,将每一次跨越山脊的冲刺,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加速度”,续写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邵阳城市报记者 莫杰 通讯员 鄢跃斌 杨彬)